西方情报机构的最新评估表明,俄罗斯军队的无人机月产量已经达到5000架,其中以“天竺葵”系列为主,而导弹的月产量也突破了200到250枚。这一产量相比2023年有了显著增长,说明俄罗斯已经成功克服了西方制裁对其军工生产能力的影响,建立了一个更加完整且持续扩展的军事装备生产体系。
其中,俄军的“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成为了远程打击的主力武器。自2023年底起,生产量从约2000架迅速攀升至今年的近5000架,增长幅度超过9倍。这种源自伊朗“沙赫德-136”的低成本攻击型无人机,虽然技术上较为简单,但其可携带爆炸物飞行数百公里的特性,以及密集的使用策略,使得乌克兰的防空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在最近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中,伊朗曾一次性投入最多也就是100架左右自杀式无人机,而俄罗斯则能将攻击规模扩大到十倍以上。
展开剩余77%无人机产能的急剧提升背后是俄罗斯军工体系的一次大规模调整。据分析,俄罗斯通过建立多个并行生产线,并采用大量标准化的商业组件来降低制造难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每架“天竺葵-2”成本大约为2万美元,约为一枚“口径”巡航导弹的50分之一。如此低的制造成本使得该无人机能以“消耗品”般的大规模投放使用。同时,由于技术简单,它依赖的主要是国内的零部件供应链,这也使其在西方制裁的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生产。
与无人机的产能增长相辅相成的是俄罗斯导弹的生产能力。目前,俄罗斯每月能生产200到250枚各种类型的导弹,年产量预计将突破3000枚,这是乌克兰战争前水平的两倍左右。这些导弹种类繁多,包括“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口径”巡航导弹、Kh-101巡航导弹、“缟玛瑙”岸基导弹以及“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等多种型号。
这些导弹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伊斯坎德尔”的单价约为300万美元,“口径”巡航导弹的价格大约为100万美元,而“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价格更为昂贵。俄罗斯军方的战略是,将这些高端精确制导武器与数量庞大的低成本无人机结合使用,前者专门用于打击高价值目标,如防空系统和指挥中心,后者则用来消耗对方的防空资源并打击常规目标。这样的战术组合使得俄军能够在相对有限的军费预算下,依然维持高强度的打击能力。
在地面作战方面,俄罗斯计划在2025年交付约1500辆坦克,其中约80%的坦克将是苏联时期的库存坦克,经过翻新和升级,而其余的则是新生产的T-90M等现代化坦克。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已经开始全天候的三班倒生产模式,T-90M坦克的年产量已达到约280辆,预计在2025年能突破300辆。
这一坦克生产的扩展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是大量利用苏联遗留下来的坦克底盘进行现代化改造,其二是优先生产性能更强的新型T-90M坦克。T-90M坦克装备了新型的火控系统和反应装甲,大大提高了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通过这种“新旧结合”的生产策略,俄军能够在西方制裁下快速恢复其地面装甲作战力量。
在战略空军领域,俄罗斯持续推进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的现代化改造计划。据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透露,图波列夫公司和喀山飞机制造厂已经完成了三个关键车间的升级改造。俄罗斯计划到2027年前接收7架升级后的图-160M战略轰炸机,而更加先进的图-160M2版本,虽然普京在2025年6月宣布将开始接收,但实际的列装仍在进行中。图-160M2将装备全数字化航电系统、改进的NK-32-02发动机和新型武器系统,但由于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技术状况,其进度明显落后于无人机和导弹的生产速度。
总的来看,俄罗斯的军工体系经历了一次彻底的转型。随着冷战后多年萎缩,俄罗斯现在正在快速扩展其军工生产能力。这一转型的背后,是国家层面的资源倾斜以及生产理念的深刻变化。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图波列夫公司等军工巨头获得了大量国家资金支持,同时这些企业也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生产方式,更多地借用民用技术和零部件来加速生产进度。
然而,这一扩展也面临不少挑战。高端精密零部件的进口依赖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而部分新型武器系统,如图-160M2的生产进度,也受到技术瓶颈的制约。同时,产能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设计的大规模复制和简化版本,而非真正的技术突破。
从每月生产5000架无人机到年交付1500辆坦克,俄罗斯军工体系正在全力展示其适应长期冲突的能力。尽管在某些高技术领域仍面临瓶颈,但在关键常规武器上的产能扩张已取得显著成果。这不仅支撑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也将对未来全球军事装备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布于:天津市启盈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