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军控体系正面临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剧烈的动荡。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在2024年7月发布的报告,截至6月30日,全球可部署核弹头总数已连续三年增长,且这一趋势并未得到遏制。尤其是俄罗斯和美国两国,在核武现代化进程中加速了步伐,似乎没有停止的迹象。世界各国的核武库都在不断扩张,核军控的未来显得更加不确定和紧张。
与此同时,北约的东扩进程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紧张,俄罗斯在欧洲和全球的战略部署变得更加积极且具侵略性。美国国防部在其《全球威慑态势报告》中明确指出,俄罗斯针对欧洲和美国的导弹部署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虽然多方努力进行外交斡旋,但随着美俄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核战争的阴影再度笼罩大西洋两岸。
根据欧洲最大的民调公司之一——YouGov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欧洲受访者对“核战争的风险”表示非常关注或极度担忧。自俄罗斯和美国的博弈加剧后,核导弹的威胁愈加严重,欧洲民众对战争风险的忧虑情绪也在上升。对于俄罗斯的导弹威胁,欧洲的防备力量似乎愈发捉襟见肘。
展开剩余83%俄乌冲突已持续两年有余,战争的残酷让俄罗斯军方不断测试和升级其武器系统。2024年11月,俄罗斯首次部署了一款代号“榛树”的中程导弹,精准打击了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军工目标。这款导弹采用了多弹头分导技术,能够同时命中多个高价值目标,极大地提高了打击的效率和准确性。西方情报部门普遍认为,随着“榛树”导弹的实战部署,俄罗斯已经突破了冷战后自我设定的导弹射程限制,意味着核武库的射程有了质的飞跃。
进入2024年8月,俄罗斯外交部正式宣布将解除暂停部署中短程陆基导弹的单边承诺。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谈后,确认“榛树”导弹的首批量产型已交付俄军,白俄罗斯成为首个接收并部署这些导弹的海外国家。俄罗斯国防部随后证实,到2024年底,“榛树”导弹将在白俄罗斯全面部署,几乎可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的关键战略节点。这款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5000公里,超音速飞行速度超过10马赫,能够有效威胁到北约东翼的军力集结区,以及西欧的主要城市。
俄罗斯媒体援引军方专家的分析指出,白俄罗斯成为“榛树”导弹的部署地后,欧洲多个国家将首次处于俄罗斯核威慑的直接打击圈。更重要的是,若美俄对抗进一步升级,俄罗斯有可能将这些导弹部署至拉美国家,届时这些导弹的弹道飞行时间将只有15分钟,极大地缩短了对美国本土的威胁时长。
2024年秋季,美国在欧洲大陆全面部署“堤丰”导弹系统,该系统具备了极高的精确制导能力,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对俄罗斯的关键目标进行打击。这一部署的目的是在俄方核威胁面前,增强对欧洲盟友的防卫承诺。而与此同时,美国还在亚太地区的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大规模军事部署,意图从多个维度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纵深,联合盟友对俄罗斯进行多点遏制。
然而,美国在欧洲的军事行动并非没有引发争议。据德国《明镜》周刊7月的调查,欧盟内的主要成员国对美国在德国计划部署远程导弹表现出强烈反应。美国计划在德国西部建设新型远程导弹发射阵地,预计到2026年完成建设。对此,俄罗斯防长公开警告,如果欧洲成为美军远程武器的前沿阵地,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对等甚至超对等的”反制措施。
2024年底,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签署了新的安全协议,正式纳入了俄罗斯的核安全伞。此举令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及德国的安全局势更加复杂和紧张。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欧洲防空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现有防空能力,尤其是针对新一代高超音速导弹的防御,显得捉襟见肘。
《中程核力量条约》(INF)在冷战时期被视为美苏核军控的里程碑。然而,自2019年美国单方面退出该条约以来,俄罗斯也在若干年内自我克制,未主动部署射程超过500公里的中短程陆基导弹。然而,2024年8月,俄罗斯外交部正式宣布解除这一自限措施,这标志着全球核军控体系的崩溃,双方的核军备竞赛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危险的阶段。
根据《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规定,该条约将在2026年2月到期。目前,美俄双方均未就续签问题进行实质性讨论。专家普遍担忧,核武器库的扩张没有上限,且美俄双方都未恢复核查机制,核武数量和部署情况完全不透明,导致全球的核安全风险大幅上升。
全球战略智库《战争研究所》(ISW)分析认为,俄美核博弈的升级,将对全球核不扩散体系带来严重冲击,加剧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联合国裁军大会的最新报告警告称,目前的核风险已经“升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战略稳定性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在过去一年中,美俄博弈愈发升级。美国不仅加大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力度,还要求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极短时间内达成停火协议。此外,美国还派遣了更多的核潜艇巡航大西洋,对俄罗斯形成战略压力。俄罗斯则通过解除导弹部署限制、加速新型导弹量产及加强与白俄罗斯的军事一体化来回应美国的压力。
随着俄美互信基础彻底破裂,核导弹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工具。普京明确表示,“榛树”导弹不仅可以用于常规打击,必要时也可切换为核打击模式。而美国则继续加强在欧洲的军事部署,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核威胁。欧洲的安全形势日益紧张,尤其是北约东翼的国家纷纷要求美国加大对该地区的军事支持,以应对俄罗斯的威胁。
随着俄罗斯解除导弹自限措施,全球核武器部署的“红线”变得更加模糊。一旦发生误判或危机升级,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联合国的高级裁军事务代表已公开警告,当前的核风险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失控的边缘。
发布于:天津市启盈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